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庆专题 > 泰华中学建校十周年巡礼

泰华中学建校十周年巡礼

2011年05月21日 19:19:46 来源:宁武县泰华中学校 访问量:931
 逆境求生书写国企办学的传奇
-----宁武县泰华中学创办十周年巡礼
                                                      郭润清
十年风雨,十年辉煌,泰华中学走过了十年不平凡的历程。十年来,泰华人独辟蹊径把帆扬,企业办学闯新路,在宁武教育史上、忻州教育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在祖国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人们欣喜地看到:泰华中学又站到了新的起跑线上。
逆境求生   国企办学闯新路
改革开放新时代,风云激荡,波澜壮阔,每天都有奇迹发生。宁武县泰华中学校,就是发生在晋西北宁武凤凰古城,一个关于国企办学的传奇。
泰华中学前身是宁武县粮食局泰华食品有限公司和宁武县粮食局家园饲料公司。泰华食品有限公司,原系宁武县粮食局下属的一个粮食加工厂,成立于1968年,过去一直由上级指定粮食加工任务,兼营副食品加工,曾经一度辉煌,为满足宁武城乡人民生活需要做出了应有贡献。但是,自从1992年粮食体制改革,平价粮取消,上级不再安排粮食加工任务,加之外地面粉大量拥入宁武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而原企业的粮食加工设备陈旧,生产工艺落后,又无力更新,且宁武系非产粮区,无原料资源,生产的面粉无论品种还是质量都缺乏竞争力,企业一时陷入停产关闭的困境。50多名职工下岗待业,生活无着落。当时的厂长温宪文,深感束手无策,十分迷惘。一次,他回静乐老家探亲,听到人们议论一位农民企业家创办了志远中学,赞声不绝。后经亲自走访深受启迪。联想到他少年时,由于家境贫寒,渴望读高中、上大学,在经济窘迫中化为泡影,至今回想起来心中隐隐遗憾。联想到如今宁武有多少渴望读书的孩子想进城读书,而县城内初中学校少,班容量又大,又无食、宿场所,农村学生和城市个体户子弟升学难。为城乡孩子们有理想的教学环境,心中萌发了企业办学的念头。
在宁武大地,企业办学的大胆设想,得到了县委、政府、粮食、教育部门领导和关工委的支持。温宪文又走访了教育界名流,问计问策,更加坚定了企业办学的信念。然而,当着手筹办学校时,最大的“拦路虎”是资金缺乏。经初步设计核算,由粮食加工厂改建成学校,约需资金200多万元,而企业已一年多发不出工资,哪有资金搞改建?面对困境,只有自力更生,群策群力一条路可走。于是,他首先以身作则,带头影响职工,集资20多万元,以抵押从银行贷款30万元,还凭自己多年在商界的信誉,工程队、水泥厂的朋友送来砖和水泥,木工厂的朋友准备了桌凳。筹备泰华中学的改建工程是将原有的库房、磨房改建成教学楼、实验室,施工难度不言而喻。凭着全体职工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整整七个月后,原粮食加工厂的办公楼、磨坊楼、库房等200多万元的闲置资产改建成教室、宿舍、食堂、办公室,于2000年8月份正式挂牌开课。设置4个初中班,一个五年级预科班,当年招生277名。
办学的艰辛与困难,资金的短缺,伴随着泰华人。办学几年中,继续发扬“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多方筹集资金,职工房产抵押贷款就达120万元。这样,前后共投资220万元,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又改建和新建教学楼2栋、宿舍楼1栋、办公楼1栋、伙房、学生餐厅和教职工餐厅2个、礼堂1个。实验楼配备有电脑、现代化语音室、实验室、音美活动室等。学生也增加到初中班13个,学生800多名。
泰华中学的创办,受到城乡百姓热烈欢迎。但学校规模太小,学生容量太少,很难满足城乡儿童升学需要。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中,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更加提高和坚定了学校办学的信心和勇气。从2004年8月起,又筹资近千万元,占用原粮食系统倒闭的养鸡厂和饲料公司旧址,兴建了中学新校舍,于2005年8月正式启用。从建筑、设施、环境等诸多方面,基本上具备了一个现代化的初级中学校的办学条件。现在走进学校,楼房林立,设施齐全,现代化的标准教室、高标准的办公综合大楼、舒适高雅的学生公寓、语音室、电脑室、理化生实验室、音体美专用教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阅览室、宽敞的学生食堂、器材完备的体育活动中心一应俱全,还配备有超市、理发、洗浴、医疗等服务机构。校园内鲜花簇拥,绿树成荫,绿草如茵,凉亭、名人雕塑、喷泉、工艺品点缀其间,幽雅别致,又富有浓厚的人文气息,是学生生活、学习、成人、成才理想的摇篮。一流的设施,高效的管理,喜人的成绩,吸引了众多的师生,现在学校教学班达到33个,教职工达到210多名,学生达到2100多人。
求贤访能   打造精英领导团队
领导班子的人格魅力凝聚人心,是泰华中学的特色之一。高尚人格使人产生敬佩,可以起到示范作用。管理者要做到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有权不使,有威不施,是靠人格魅力感染人,凝聚人心。建校之初,大家纷纷解囊集资,捐物,使学校起步,靠的就是公司经理温宪文的人格魅力。他待人热情,和蔼可亲,办学公道、正派,关心体贴职工教师,乐于扶困济贫,为人解难。在此基础上,温宪文深深懂得,企业系统经理、职工对教育可以说是“门外汉”,学校不同于加工厂、养鸡厂,教育必须有专门人才。建立一个精通业务、求真务实、团结高效的领导班子,是办好泰华中学的关键,也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因而,在建校之初,他就四处奔走,求贤访能,不惜重金聘懂教育、会管理的教育界老前辈出任学校的主要领导。名誉校长仝铭,早年是中学校长,后任多年县教育局长、县委党校校长,精通教学业务和教育管理,德高望重,受人推崇;历任校长周进文、辛玉虎、侯玉官、李益民,都是曾经担任过县教育局副局长、宁武高级中学的校长、实验小学多年的校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等职务的教育界老领导,均是教育管理方面的行家里手,有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治校方略。现聘请的校长尹喜荣在宁武教育界享有崇高威望,多年搞教研教改、教师培训工作,可称得上是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专家型人才。同时还选拔了以连侠、郭润清为首的中层领导,并在教师中选拔骨干教师进入校委会,组成了强有力的领导班子。领导班子的管理理念、管理水平,不仅影响着学校的办学质量,也决定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领导班子在管理中以人为本,关注教师的专业特长,关心教师生活,充分信任教师,尊重教师,做到了待人有情,容人之短,努力寻求和谐之道。泰华中学成立十年中,有不少拔尖教师走出泰华,被调动分配到新的岗位,而泰华人虚怀若谷,祝愿他们在泰华成才后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发展。
以人为本 实现高效管理 提升办学水平
建校以来,学校实施“人本管理”,树立了以“三个为本”为核心的办学思想。即学校以人为本,——尊重人性、人格,发展个性特长,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教师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成才,一切都着眼于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校长以教师为本——尊重知识,尊重教师、关心教师,营造民主和谐、人和政通的管理气氛。
1、以人为本抓管理,在机制建设中提升办学水平。
学校管理从根本上说是人的管理,本质是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学校在管理中,以人为本,狠抓机制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管理力求科学化、民主化、人格化。为了规范管理行为,制定了教务、政教、后勤、财务等各项制度,层层抓落实。
机制建设是管理的核心,学校从五方面强化机制建设。
① 竞争上岗机制。
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最重要的是能力和创新。为此,在聘用教师中一直坚持看能力与创新,通过自愿报名、试讲、考察、答辩、考核、聘用的流程,择优聘用。
② 教师评价机制。
突出了师德和实绩两个方面。评价教师主要依据是考察全体学生的进步状况,通过考勤、考绩、考核,学期末考试成绩占70%,作业教案等占30%,年度考核后实行末位淘汰制。
③ 教育过程的反思机制。
教师教育业务活动行为结果产生过程的反思是自我提高的重要过程。如授课后教案反思,演讲后效果反思,学期末通过学情分析报告的质量反思。对学生能力和创新两方面的逐年反思等。
④培训机制。
建校以来,为了解决教师的专业、学历、教学观念等业务、教学能力方面的问题,学校不惜时间、财力大力支持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向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方向迈进。
⑤促进机制。
从公司领导班子到学校校长各级领导层层签订责任状。教育思想是办学的灵魂,各级领导尤其是校长的教育思想对办好一所学校起着决定性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是全校全体教职员工、学生的典范。因而,在责任状中,实行严格的奖惩兑现。
2、以人为本抓教师,打造各类型成绩出众的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是学校的管理力量,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此,建校以来,学校领导集体坚定地认为,一所成功的学校要打出品牌,必须有众多名师,还要拥有省、市、县的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同时既要有兢兢业业几十年如一日,具有精湛教育艺术和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也要有年富力强,积极进取,富有开拓精神的中青年教师,还要有刚走上工作岗位,生气勃勃,敢想敢干、敢闯敢拼,致力于教研教改富有开拓创新的新教师。为此学校从基础出发,狠抓三支队伍的培训提高。一是打造学科带头人队伍,形成资源优势,防止产生集体惰性。大力提倡和鼓励教师成就事业,唤起成名成家欲望,成就使命感、事业感。并为教师成长铺路搭桥。学校很重视教师参加评优活动,经常到教育局争取评选省市县教学能手、名师、优质课教师的名额指标。几年来培养出了数学学科带头人郝继成、物理学科带头人王金兰、语文骨干教师段文军、政治教师孙秀梅等20多名精英教师。此外,不惜用重金聘请高质量的教师、拔尖教师。二是培养班主任队伍。学校很注重班主任选评工作,把师德高尚管理经验丰富的教师选聘到这一岗位。同时建立了班主任工作考核细则,定期召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领导经常深入班级听班主任召开的周会课和主题班会课。多年来涌现出了孙晓涛、余艳敏等30多名模范班主任,他们以身作则,工作踏实,勤检查、勤督促、勤指导,热爱班主任工作,进步快,班级管理很有特色,深受校领导赞扬。三是扶植青年教师队伍。学校认为,青年教师队伍是学校的生力军,关系到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在培养青年教师中,从师德、学识、能力入手,采取岗前培训,带兵实习,以师带徒,压担子,铺路子,结对子等多种方法,取得良好效果。英语教师丁瑞霞、张婷,政治教师张建华,语文教师余艳敏,物理教师王晓春,历史教师刘钧等都是近年来成长起来的优秀的青年教师。
3、以人为本抓教学,在教研教改中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的本质是对人的教育,教育的规律是人的规律。学生能否成才,全靠教师引导。比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做人、做学、做事”。孩子在学校培养创新能力、学习能力比灌输知识更重要。他们在基础教育阶段是要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打铁必须本身硬。学校首先组织教师苦练基本功。面对新课程的改革实施,首先要求教师苦练语言表达和书写基本功。字要练到专家评价的“笔走龙蛇”,语言表达练到“口若悬河”。练粉笔字手要起老茧,练普通话嘴肿起泡。学校为促进书写,举办教师教案、作业批改展览,以便全体教师参与共同提高。宁武地区方言多而杂,为达到教师普通话相应水平,组织教师苦练基本功中,互相看口形,矫正、多读、多练。经过苦学、苦练,语文教师余艳敏成绩出众,被聘为学校兼职播音员。在其他基本功训练中,也有不少感人事迹,不再一一枚举。
在教研教改中,教务处明确规定了教研教改的主要任务,具体措施,并明确制定了课堂教学“八法”:一是多一些自由,少一些限制;二是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三是多一些自由,少一些灌输;四是多一些讨论,少一些讲解;五是多一些创造,少一些模仿;六是多一些全面,少一些片面;七是多一些简、易、新,少一些烦、难、杂;八是多一些有效教学,少一些无效教学。把“八法”扎扎实实贯穿于教师教学中。针对山区教师教学实际,学校不惜经费,购置了全国优秀教师讲课实录、以及记者采访报道的光盘播放,通过观看讨论,教师提升了教学观念,在专家谈教改的录像中深受启迪,用现代化教学理念武装了教师,学校教研教改活动蓬勃开展。语文教师余艳敏,课堂教学注意整体效果,在学生讲练中,课堂训练根据难、易程度与学生中接受能力的好、中、差挂钩,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物理教师王金兰注重学生互动,教师作导演,每节课能实验尽量实验观察,实验前让学生猜想,然后动手探究,结论由学生分析得出,不完整的由教师补充。没有实验的多举生活中实例。如:声的传导中的固体、空气传声,光学中的凸、凹镜原理,眼睛与照相机原理,教师教学贴近生活,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入胜。副校长兼语文教师连侠的快乐教学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为开阔学生视野,推荐中外名著。如:《居里夫人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扩大知识面,激发感情、熏陶价值观。整个阅读发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贯穿了写作能力。作文教学教给学生批改作文方法,让学生互相批改,批改后的优秀作文让原作者朗读。学生评价批改效果,优秀作文展出,供学生评价欣赏。政治课教师孙秀梅变人们认为枯燥无味的政治课为有趣味、有兴趣的课程。她的“自主探究,合作教学方法”,有时以故事开头,有时以歌曲揭示,有时观看插图漫画等,引导学生动口、动手。教师以情动人,以实例感人,不少学生有时感动的直掉眼泪。有争议的问题让学生辩论,教师及时提示。她在课堂上是教师,下课后是学生的朋友,把关爱、温暖送给学生。学生生病及时送药,学生有困难及时帮助。她的学生在她面前敢说敢笑,有困难敢提出,有知心话想和她说,她也体察到了学生的内心世界。使政治课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思想感情的实际。她还把时效新闻,时政热点介绍给学生,让“小课堂与大社会结合起来”,突出了政治课教学的效果。政治课教师王晓红,针对初一学生学习方法差,上课走神,进入不了状态,并认为政治课开卷考试,不够重视,她从课本上插图、漫画入手,培养学生兴趣和观察力、想象力,组织教学。并联系现实生活中的“追星族”、“奇装异服”,以及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思索,辨析,登台发言,政治课教学出现了生动活泼的局面。数学教师郝继成,引深数学课内涵,通过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行之以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感受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难题的能力。英语教师丁瑞霞在教学中“弯下腰来和学生讲话”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接受教师,民主评议教师,学生能和教师谈悄悄话。根据中学生心理特征,为了让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组织学生英语对话,单词竞赛,演讲比赛,英语小游戏,高唱英语歌曲。用“微笑教学法”以饱满的情绪感染学生,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为打开英语殿堂的大门,她一开始就通过教音标,教会学生自学,人手一本英语字典,突出自学,有疑难问题时共同解决。在英语教学中营造活泼互动,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达到了作业当堂消化。为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学生每周都有英语周记。
多年来,各科科任教师的共同感受是,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艺术源于情。首先要唤起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学习探究的情感需要和强烈的认知需求,让学生喜爱所学学科。教学艺术就是使学生在愉悦和谐的智慧课堂中,独具个性进行学习活动,积极主动地探索创造。泰华中学的教师群体,正向这一目标奋进,如在新课导入艺术中,就有从熟悉的生活中导入,从生动的故事中导入,以疑激欲,创造思维情境。在教学中,教师共同特点是,学生主动预习,讨论质疑,教师引导点拔,并在思考训练中深化教学效果,在关爱差等生、后进生中达到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在引才、聚才、育才、用才方面下了最大功夫。用火热的事业凝聚人才,用多种措施培育人才,用崇高的师德引导人,用良好的待遇吸引人才。
今天,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富有活力的教师队伍,正在筑就泰华学校新的辉煌
扶贫助困   温暖学子心灵 彰显人文关怀
在宁武,提起泰华中学,人们都知道进入泰华家长放心。学校实施封闭式管理,千方百计为学生设置食宿、学习的舒适良好环境。学校把关爱学生成长,关心学生成人,关注学生成才,关怀学生发展作为核心办学理念,自觉把学生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学生的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学生的利益当作第一考虑,把学生的满意当作第一标准。“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让一个学生失学”并全力以赴资助贫困生。为了扶助贫困、特困生,学校专门成立了“扶贫助学办公室”,考察贫困学生状况。学生陈丽萍,母亲离婚后,家中只有80岁的奶奶和无业的父亲、小妹,入学后面临失学,学校为她免了三年学杂费近3000元,毕业后升入省实验中学宏志班,这期间一切费用都由学校支付。居住在城内食品街的三胞胎张小奇姐妹父亲下岗,母亲常年看病,家庭无力供孩子上学,孩子不得不辍学,学校为三姐妹免除学杂费5400元,让她们免费在泰华就读。三姐妹心存感激,发奋读书,现在均以优异成绩升入了大学。此外,还资助侯献凤、党继业等19名贫困生18170元。对失去父亲或母亲的秦跃邦等16名学生,捐衣服167件。资助困难学生的学杂费,解决吃、住困难,使学校走出一条与家长共同负责、分别负担、解决特殊困难生有学可上的路子。学校还全面推进激励机制。对学生采取高额奖学金制度,并且重奖中考中考入省、市级重点高中者每人奖3000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显著成效。
学校情系寒门学子,不断加大帮困助学力度。10年来,共为宁武城乡4950多名“留守孩子”、城乡个体户子女、单亲孩子和贫困学生圆了读书梦,为1280多名贫困、特困学生、身体伤残学生减免学杂费、发放助学金和奖学金,累计达66万多元。
  春风习习,化雨丝丝。大爱之心彰显人文关怀,和谐校园温暖学子心灵!
顽强拼搏   创造不凡业绩   赢得美好荣誉
十年的办学历程,公司经理温宪文同志带领泰华一班人,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诸多艰难,使泰华迈步发展,逐年壮大,终于在教育的激烈竞争中,得以生存并站稳了脚跟,取得了社会公认的显著成效,得到了家长的亲睐,受到了各级领导的表彰。
2003年泰华中学首次参加中考,学生被省级重点高中、山大附中(实验班)录取3名,省实验中学(南校)实验班录取4名,普通班录取10名。3名被忻一中录取,10名录入忻州师院附中,115名达高中录取线,升学率达60%,特别是周宏斌同学一举考为全县中考状元,在全市37000多名考生中名列第12名,学校在全市186所中学中排名是14名。全县排名第二;2004年中考,达高中分数线117名,升学率达74%,比上年提高10%,被省实验中学录取6人,忻一中录取6人。学生闫子森总分为全县第一;2005年中考500分以上达44人,升学率达80%,语文、数学、物理、英语四科单科成绩名列全县第一,各科成绩总分也为全县第一,考入山大附中1人、考入忻一中10人、考入省实验中学(南校)实验班、忻州师院附中实验班、忻州十中实验班的学生共21名。2006年,泰华中考考生升学率89%,被忻一中录取19人,学校总成绩全市排名第13位,全县第一名。2007年,泰华中考考生升学率97.4%,被忻一中录取20人,有5科成绩排名全县第一。2008年,升学率达97.5%,中考考生被忻一中录取21人,在全忻州市345座初级中学中泰华中学中考总体成绩排名第28位。2009年中考我校参考学生人数638人,考入忻一中14人,全市198所规模较大的参考学校中,我校总体排名40名,语文单科排名第6名。201078日泰华中学2010年中考又传捷报,达忻一中录取分数线16人,600分以上26人,560分以上191人,500分以上397人。
几年来泰华中学共为市重点中学忻一中培养学生108名,为县高中培养学生3244名,还有好多名学生升入山大附中和省实验中学等省市重点中学。至今已有200多名优秀学生升入了上海交通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名牌大学深造。
辛勤的汗水和耕耘换来了丰硕的荣誉和业绩。泰华中学2004年被县委、政府评为教育教学工作先进集体。2005年被县委、政府评为教育教学工作模范学校。2006年、2007年、20089月,在全县庆祝教师节暨表彰大会上,宁武县委政府均授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0912月忻州市委市政府授予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公司经理温宪文2003年被评为忻州市十大杰出青年,优秀共产党员。2004年被忻州市教育局评为全市民办学校优秀人物。20047月忻州市委授予他“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59月宁武县委、政府授予他“社会力量办学标兵”称号,20067月宁武县委授予他“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69月宁武县委、政府授予“社会力量办学先进个人”称号,2007年宁武县三级干部会议上县委、政府授予他“先进个人”称号,20089月宁武县委、政府授予他“优秀校长”称号。20099月在全县庆祝教师节及表彰大会上,宁武县委、政府授予温宪文“模范校长“称号,200912月忻州市委、市政府授予温宪文同志“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领导关怀  增强继续奋进的信心  
泰华中学十年来取得的可喜成绩,无不凝聚着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怀。十年来,忻州市副市长杨晋生、省关工委主任闫广洪、忻州市原人大主任、关工委主任白祯祥等领导同志先后来学校进行调研指导,宁武县县级四套班子领导及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尤其是现任领导任宁虎、边东圣、张二柱、弓凤英、宗守先、谭生旺等经常来校考察指导工作,他们认为停产企业办学一举多得,一是重组盘活了粮食局倒闭企业,重新为社会利用;二是原企业70多名下岗职工因人制宜,安排了学校财会、保卫、管理、食堂等工作,全部实现再就业;三是不用国家投资一分钱办学校解决了部分中小学生升学难;四是为年富力强的退休教师创造了再献余热的机会;五是为就业无门、等待分配的大专、师范毕业生开创了就业机会。领导到泰华调研,对泰华的办学方向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殷切的希望。他们亲临现场,为学校排忧解难。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往事一幕幕,上级领导及时送来的关心与温暖,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了希望与憧憬,对学校教育越来越重视,除了派优秀的公办教师来校任教,还投入大量资金,进一步加强了学校硬件建设、提高教师待遇外,还经常到学校视察、检查指导工作,帮助学校解决办学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使学校领导和教职工倍受鼓舞,进一步增大了学校教职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信心和决心。
泰华中学的创办和发展,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关怀和帮助。泰华中学取得的成绩,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一致好评。泰华企业办学的成功经验,也得到了广大媒体的关注,《发展导报》、《忻州日报》、《山西省关工委通讯》杂志等多家媒体都先后10多次介绍了泰华经验,忻州市电视台还多次拍了泰华办学专题片进行了报道。
2000年才正式挂牌的泰华中学,在仅仅十年的时间里,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在整个晋西北都有影响力的学校。泰华由一个粮食加工厂投胎换骨,迅速成为深受群众信任和欢迎的名校,走出了一条以企业模式发展学校,以教学质量发展企业的具有标本意义的新路子,在宁武县委、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在学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不仅解决了职工的再就业难题,也为教育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泰华中学的发展,也使得宁武教育的布局更加合理,也为更多农村的孩子提供了优质的教育和成长的机会。
泰华展宏图,任重而道远。办学不同于办其它企业,它是没有半步退路的,它涉及的社会面太广,城里、村里、近郊、远乡、千千万万的家长在企盼着它的发展和进步。在今后的前进道路上,它一定还会遇到无数的艰难险阻,尤其是在师资和经费方面,问题不少,困难多多。不过我们坚信,泰华能走到今天,已经经受了艰难的困苦和刻苦的磨练,克服各种困难的经验颇多,这是一项宝贵的财富。我们相信,在宁武县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关怀支持下,泰华一班人在创业者温宪文的带领下,泰华中学一定会克服各种艰难险阻,稳步发展,办成群众满意的学校,实现高质量的教学成果,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
 
 
 
编辑:我心永恒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宁武县泰华中学校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宁武县城凤凰西大街刘家园 对外电话:0350-4780508Email:915202248@qq.com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